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組成設計:
采用水泥、粉煤灰、穩定碎石、砂、石屑等筑路材料作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。
首先,實驗室通過經過一定數量的原材料試驗,進行配合比設計、擊實實驗,確定密度和含水量。然后以此配比制成試件,試件在規定溫度條件下保濕養護6天,浸水1天后,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實驗。
如水泥4%、粉煤灰10%、級配碎石86%的重型擊實試驗告。
哈爾濱瀝青混凝土經實驗得知:
⑴經過對集料為砂、碎石、水泥和集料為粉煤灰、碎石、水泥的兩種配比試驗,結果發現摻加粉煤灰的水泥穩定混合料不僅其和易性較好,而且試塊輕易成型,成型后的試塊外觀較好,7天平均強度也較高。
⑵不同配比灰土試件,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在0mpa左右;而不同配比水穩試件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在4~7mpa之間
⑶不同配比灰土試件經幾次凍融循環后,抗壓強度幾乎沒有;而摻有水泥和粉煤灰的不同配比的水穩試件,經10次凍融循環后,仍可測得一定的強度。
通過觀測、分析不同配比的灰土基層板體性較差,干縮、溫縮系數大,這樣的基層表層受水浸泡后強度降低,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下,輕易被面層材料啃噬成粉末狀,極易被滲進的水混合成泥漿流走,逐漸使面層脫空,造成油面沉陷、龜裂、脫落,這就是瀝青路面病害產生的主要原因。而由水泥、粉煤灰、碎石、砂、石屑等組成的水穩基層,具有強度高、面層薄、板體性、水穩定性、抗凍性好等特性,正好彌補了灰土基層的缺陷,從而大大提高瀝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壽命。